近日,记者走进白石镇小白石村的徐惠萍家,虽然房子不大也不高,但屋里屋外井井有条,家人之间温馨融洽、上慈下孝。
40岁出头的徐惠萍,是一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农家媳妇,这个家共有5口人:丈夫患有肾炎长年吃药失业在家;公公早年间务农,被繁重的劳作拖垮了身体,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婆婆多年高度近视,患有近视网膜脱落,几近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儿子还在读中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的全部压力硬是压在了这看似柔弱的女子之躯上,这使她看上去比同龄人沧桑了许多,但这并不影响她善良朴实的个性。别人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找上门来,她和家人总是尽力相助,用真诚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说起徐惠萍,周围的邻居都竖起了大拇指,对这个媳妇赞不绝口。“令人们印象最深刻,也最具有感染力的是她的笑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那张乐观灿烂笑脸都会温暖每个人的内心,似乎多大的困难都能过去。”隔壁邻居王大妈内心由衷地敬佩。
在她精心地照顾下,公公婆婆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从里到外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老人时,婆婆都会流出幸福的眼泪,在别人看来,这就是老人家激动心情的表现:她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她有一个孝顺、细心、有耐心的好儿媳。婆婆虽然看不到,但她总能感受到儿媳为他们忙里忙外的辛苦。
当有人问她当她伺候的累或者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家,她却说,“亲情是不可分开的,况且我儿子都那么大了,我是不会离开的,即便再苦再累我也不会离开。”徐惠萍这么说她也是这么做的。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失明的婆婆,重病的公公还有生病的丈夫,她却毫无怨言。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徐惠萍就是这样,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弱质女子的纤纤细骨,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