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古代有四次人口迁入高峰

2023年08月15日 09:47 来源: 作者: 编辑:钱志勤

  毕建国

  常山古代经历了四次人口迁入高峰。每一次人口大迁入,都带来了人才荟萃和先进技术、文化的交流融合,并在技术、文化的交流磨合中新生先进的生产力,进而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人口迁入高峰(汉越交融)

  公元前222年,秦在姑蔑旧地设太未县,常山地区属之。西汉,由于处于交通要道上,常山地区多次出现在史籍中。东汉末年开始,在孙氏政权统治下,伴随着屯田政策的推行,大量汉民从平原地区向山地丘陵地区迁徙。建安八年(203)、建安十年(205),孙权先后两次出兵山越。战后,大批山越百姓下山,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汉民入山、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速了汉越融合的过程。公元218年,从东汉末年建立的新安县分出土地,设立了定阳县。这是常山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县级行政机构。定阳县的设立,表明常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已经聚集起了相当数量的人口。

  第二次人口迁入高峰(北人南来)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吴国分会稽郡设东阳郡,定阳县改属东阳郡。两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长期的战乱使众多北方居民先后迁居南方,常山地区也迎来了移民迁入高峰,许多世家大族在此扎根。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传入,刺激了常山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亦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精美的遗存。比如,位于何家乡双安村的大棚山古墓群,为西晋时期墓葬群,分布面积约3600平方米。1978年,金华地区文管会组织专业考古人员清理砖墓室一座,出土的文物有青瓷耳杯3个,青瓷小勺、青瓷蛊、青瓷灶、青瓷猪舍、青酱狗圈、青瓷鐎斗各1个,少数墓砖上刻有“太康八年八月造”等铭文。发掘出土的青瓷器比较精致,部分青瓷器经鉴定属于国家二级、三级文物。

  第三次人口迁入高峰(建炎南渡)

  北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金国大举入侵。据《宋史》记载,建炎末年,北方士大夫纷纷南迁,在通往南方的道路上随处可见,连绵不绝。今苏南、杭嘉湖以及绍兴、宁波一带是士大夫的避难所,“天下俊秀”纷纷迁居此地,就连南方一些偏僻山区也接纳了不少移民。常山地处吴头楚尾、钱江源头,是唐宋以来南方诸路通往京师的主要驿站,又是水陆更替的重要码头。北宋时即有“两浙首站、通衢要地”之称。到了南宋,由于建都临安(今杭州),常山从区域上又进入了国家核心层,并成为京师通往南方各地最重要的通道。在地域优势和世家大族纷纷南渡的背景下,南宋时期成了常山第三次人口大迁入时期,包括孔氏大宗在内的许多家族、名人先后前来,有不少名门望族最终定居于常山。

  第四次人口迁入高峰(明清逃难)

  明清时期,又是一个人口大迁入的时期。表现为:元末明初,常山人口出现了一次骤增,到明中期人口又出现了回落,清光绪《常山县志·户口》记载道:“元至大间(1308-1311),户10788,口58421;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户15856,口86819;弘治十五年(1502),户13662,口70902。”就是很好的证明。

  明末清初,江西、安徽、福建等地移民大迁入。一方面,本地居民为逃避战乱、天灾和高额丁税而纷纷逃亡,客观上为外地移民迁入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江西、安徽、福建和部分浙东移民,尤其是江西建昌府南丰县及其周边县移民,为逃避战乱、天灾和择地谋生,纷纷涌入常山,致使常山人口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光绪《常山县志·寓贤》记载了78个明清时期迁居常山家庭的情况,其中,明末清初迁入的达67个,占总数的86%;南丰县及其周边县迁入的达32个,占总数的41%。目前,常山县使用南丰方言的人口,占常山人口总数近4成。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