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王阳明的情感驿站

2024年04月03日 09:12 来源:今日常山 作者: 编辑:钱志勤

  王阳明雕塑

  王春国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一生很是短暂,才生活了57个年头,就告别人世,然而,他得到了社会之评价,高高的、满满的、长长的,似乎到今日到将来,依旧为人们所拜敬。

  “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拔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路,功高不赏,联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拆誓。”“王羲之‘以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等等的成卷成篇的评价,可谓是舟车难载。

  就这么一位奇人、伟人、名人,常山县成了他一生不可或缺的驿站,并是充满情感的驿站。

  出生于浙江余姚的王阳明,他从公元1472年12月31日来到人间,是幸运的,因为,其父亲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故而,王阳明的少年时代家世与学习环境非常优越。不过王阳明本身也可说是一位神童,尽管,开口说话很迟,然,5岁就能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王阳明的成长入仕之路,很是神奇多怪,是常人所不会有的,也是丰富多彩的。

  王阳明,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其实他全名叫“王守仁”。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起,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朝军功封爵三位文臣之一。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逝世,享年五十七岁。

  王阳明短暂而充满神奇色彩的一生,与常山有过十多次的交集,留下了斑澜足迹和民间流传佳话,还有丰富的诗篇。当然,在王阳明十多次途经常山的情结之中,有许多次是充满其人生的丰富情感的。

  常山,这华夏大地的一域人类不可或缺要隘,无论是从东海之滨,溯钱塘之水,通赣闽湘粤桂黔滇川,还是北方京杭大运河之来走钱塘去赣闽湘粤桂黔滇川,常山都成万里古驿道上的水陆交替,舟车交尽之要重要驿站地,要隘走廊。故而,王阳明的一生无论是取亲南昌,还是被贬贵州龙场,以及就职江西都与常山有避不开的缘份。

  十七岁的王阳明,在封建社会已背上世俗之理,其实,还是个充满幻想带有雅气的还未进入舞象之年的年轻人,就从余姚踏上去南昌取亲之路。那是公元1488年的七月,一路钱塘坐船,常山城紫港上岸,常山这座山城、古城、商贸繁荣之城,给了王阳明一个惊讶。穿过县城,走在常玉古道上,山势列阵,铺舍热闹,尤其是草萍驿站的档次,尽管喜在心头新郎官赶路心切,然而,充满人文底蕴与特殊特别社会景象的常山,可说是留给王阳明人生第一次远足所感受的有影响力的阅历。

  也就是这影响力,烙下的印像,让王阳明一年后的十二月,携妻诸氏芸玉,从南昌回余姚老家,好好地再重温一番常山这域处在信江与钱江之间浙江西大门户,坐着轿,一路陪着新娘,住草萍驿站,逛铺舍小市,歇凉亭品茗,游常山古城,观古城风土人情。要不是要回余姚过年,这对年轻的小俩口,说不定还会在常山县城住上几日。因为,常山之风水人文与风俗,余姚是不可能享受的。

  人有旦夕祸福,婚后的王阳明既求得功名,又走上仕途,进了朝廷刑部主事。未知年轻气盛,在官场上得罪权贵被贬,还是贬至贵州龙场做个驿丞。这样一来,常山这华夏万里古驿道上的要隘之地,又成了王阳明人生别离浙江的门户,而且是每每来回的驿站了。

  王阳明,也许是他的人生之路注定与华夏西南一路结缘,从迎亲到贬谪,赴龙场驿站之外,又于嘉靖六年,也就是公元1527年,王阳明五十六岁的那年,被朝廷派往广西平乱,其实,这也是王阳明抱病出征,忠心报国的典例。这年九月,从绍兴老家出发,似乎上苍告知众友与弟子,是与阳明生生最后见面的一次,一路上都有弟子或友人送迎,当然,常山自然也是。

  九月末的常山,王阳明在其弟子方豪的陪同下,游览了初秋的常山胜景西峰寺,也就是常山古城西门外西高峰美景,并在寺中互赠诗情,成了历史上一段影响颇大佳话。

  其实,王阳明被启用以后,又在江西担职,可想担职江西期间,常山也是其经常往来不可或缺的驿站,最有典型意义的就是其中一次,王阳明人生最为有影响力的,也是大明朝最具笑话的政治生态案例,就是平定宁王朱宸濠的这次。即公元1519年九月,王阳明在江西生擒宸濠后献俘北上,就住在常山草萍驿。这也是阳明先生人生感到很为不惑也很为疑惑的一次,也让王阳明先生奋笔疾诗的一次。

  是啊,短短人生,就是这么多彩多变,让人让己难以诠释。常山驿站地,就记下他那足迹斑澜,人生起伏多彩。从十七岁到五十七岁,一去一回,去时坐轿,归时灵柩,常山驿站,读到多少阳明先生的人生烙印。常山的《志》书与典籍里,民间耳熟能详的阳明故事中,还有那意韵文采炳辉的诗歌中,都是王阳明先生在常山伟大影响。

  是啊,今天走进常山,无论是浙西门户草萍驿站,还是古县城文化场馆,甚至多个“诗和远方”文旅打卡地,都会让人们再次读得阳明先生及其弟子的诗歌。当然,还有许多研究阳明先生学者与喜好者,寻找阳明先生足迹,特地来常山,咏读阳明先生留下诗歌,并从诗中谙悉读懂阳明先生。

  如王阳明在常山作《长生》诗:“长生徒有慕,若乏大药资。名山遍深历,悠悠鬓生往。微躯一系念,去道日远而。中有觉,有还乃在兹。非炉亦非鼎,何坎复何离?本无始终究,宁有死生期?彼哉游方土,诡辞反增疑。纷然诸老翁,自传困多岐。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是对其心学的进一步诠释。

  正是,王阳明有如此深度地心学之悟,才见证他后半生的情感表露,以及其诸多诗篇的思想流露。王阳明之常山留诗,都充满其内心的情感折射,都让我们能积极地品味到王阳明人生之品位。除《长生》诗外,我们还可读先生常山草萍驿献俘北上时之作二首《书草萍驿二首》:“千古良知谁可当,万山秋色送归航。堂垂双白虚频疏,门已三过有底忙。羽檄西来秋黯黯,关河北望夜苍苍。自嗟力尽螳螂臂,此日回天在庙堂。”“一战成功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边锋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还有一首《草萍驿次林见素韵奉寄》:“山行风雪瘦能当,会喜江花照夜航。本与宦途成懒散,颇因诗景受闲忙。乡心草色春同远,客鬓松梢晚更苍。料得烟霞终有分,未须连夜梦溪堂。”

  其实,王阳明过常山与弟子方豪相聚相别一首《过常山别方棠陵》:“行役空屡屡,过眼被尘迷。青林外延望,中閟何由窥?方子岩廊器,兼已云霞姿。每逢泉石处,必刻棠陵诗。兹山秀常玉,之子囊中锥。群峰灏秋气,乔木含凉吹。此行非佳饯,谁为发幽奇?奈何眷清赏,局促牵至期。悠悠伤绝学,之子亦如斯。为君指周道,直往勿复疑。”都是其内心世界的情感,倾泻于常山,倾泻于人世。

  常山,王阳明的人生驿站、心灵驿站、情感驿站,渴望更多的阳明学之研究学家学者,莅临此地,深度探寻其斑澜足迹。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