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供销社

2024年04月10日 09:17 来源: 作者: 编辑:钱志勤

  胡志刚

  供销社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名词,是60后、70后一代人的儿时回忆。印象中供销社里那花花绿绿的糖果,在舌尖上曾留下了抹不掉的甜蜜;那酱油、菜籽油混杂的香气,让鼻子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息;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故事都沉淀在岁月里,至今难以忘怀。

  那个时候的常山县是由38个公社组成的。老家胡家淤归湖东公社管辖,县城有县联社,每个公社所在地都有供销社,在人口集中且交通便利的行政村还设有分社,公社所在地的供销社规模会大一些,也是最热闹的地方。

  走进供销社,看到里面有许多个组:食品组、用品组、烟酒组、五金组等,每个组的所有商品,小的都按品类放在有明亮玻璃的柜台里,像雪花膏、香皂、糖果等,大的像铁皮暖瓶、搪瓷盆、布匹、成衣等都摆在货架上;食品组有盛放酱油醋的大缸,要买时得自己带空瓶去打,售货员便用提子在缸里舀;用品组里像自行车等这样的大宗商品,也都有得卖,小宗的是当时特别流行的连环画报(小人书),那可是我们的最爱,总会吸引和我有共同爱好的小朋友们买上几本,袋里空空如也时,就只能眼巴巴地透过玻璃柜台对着封面发呆。

  湖东公社所在地的供销社及周边的何家、辉埠供销社偶尔也会去转转,但因距老家较远或囊中羞涩时不会常去,好歹后来在老家的村大礼堂设了胡家淤分社,成为人们购物、交流的场所,也是温暖、团圆的象征。它与我就读的胡家淤完小近在咫尺,是我等一帮小毛孩课余饭后的天堂乐园,时不时地会去蹓跶,目睹过诸多发生在那里的趣事……

  供销社的房屋就是村大礼堂,是老爸任村党支部书记后,70年代初发动村民将溪滩石肩挑背驮此地建设而成,石头房子青瓦顶,近2000平方米的礼堂在当时地方上犹如“皇宫”般地耀眼。正大门1扇,两侧边中间正对着的也有2扇门,都是木制上半部镶玻璃的那种,门上竖列的把手少有人用,人们进屋时多习惯推门而入,推得木门吱吱作响。两侧边各有窗户两扇,窗户很大,相当于农家窗户的两倍往上,用木框子隔成小块儿,据说这样的窗户好看实用,但事实上是条件有限。

  记得当时有2男2女4名知青售货员,其中印象深刻的一个叫文明的男售货员,和另一个叫翠凤的女售货员,俩人姓啥不记得了,其实文明一点都不文明,衣冠不整遢里拉邋,一天到晚翘个二郎腿,喝着老酒哼着小曲,还时不时地玩几手扑克牌,如遇村民买东西时他置若罔闻。而翠凤则大相径庭,不但年轻漂亮、伶牙俐齿,还礼貌周到、热情大方,柜台里一站就是一道风景。当时能到供销社去工作,那可是“金不换”的职业,就相当于在国家机关单位上班,是吃商品粮的,牛逼着呢!

  当然,这个工作最风光的一面,就是每天站在商品琳琅满目的柜台里,有顾客来买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顾客想要就得干耗着,所以谁家有人一旦有当售货员的,周围的人都得想方设法去沾亲带故,遇到什么紧俏货能给自己人预留着,如当时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商品。平日里要买点东西,如果有熟人,像买猪肉就能买到肥点的,带鱼也能买到宽些的,有了关系自己也觉得特有面子。

  那个时候,地方上村民生活物品从米面粮油,到糖果、烟酒、酱醋,再到食盐、布料、手电筒、犁锹镐等,小至图钉、纽扣、曲别针都应有尽有,供销社好似一个百宝箱,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无需讨价还价,但都要凭粮票、油票、布票等去买,成为当时村民购买物资的唯一渠道。

  供销社里不仅有华达呢、斜纹布,还有白洋布。营业员用尺子量布,一边丈量,一边拽布,布匹在柜台上滚动,啪啪乱响。量好再让出一寸,然后用镶在尺端上的小刀一割,接着便是嗤的一声扯布声,再下来就是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也常见到此般情景:收银员总坐在高高的台子上,头顶有若干个铁丝拉到各个柜台,铁丝上有一个带大铁夹子的木板。布票、钱连同小票夹在铁夹子上,在空中“刷刷刷”地飞来飞去,如同“蝙蝠侠”般地游走。

  那时的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煤油叫洋油,布匹叫洋布,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与“洋”字搭界沾边,这是特定时期的产物,谁叫我们国力不足,商品都依赖进口呢!虽带“洋”字风光但毕竟有点诬蔑的意味。罐头可是最受欢迎的,走亲戚,看望长辈、病人缺之不可,主要是玻璃瓶装的桔子、枇杷、荔枝罐头等。糕点有小桃稣、薄荷片、兰花根之类的。售货员用盘秤称好后,分层码在两张褐色的草纸上,然后将草纸的四边撩起,裹紧、掖好,再从头上方牵下一根细细的麻绳,做十字形捆绑,留出手拎的绳环儿,那一轱辘麻绳是放在一个纸盒中,纸盒吊在房梁上,绳头穿过盒子下边的小孔垂下来以便取用。

  供销社里还卖“大电池”,“大电池”即现在的一号电池,是装在手电筒里照明用的。手电筒是村干部们用的,普通社员可用不起,手电筒有两节、四节甚至更长的,电池越多电筒越亮。夜里漆黑得很,干部们晚上开会或巡逻,出门离不开这个东西。

  供销社里还卖各种纽扣,一毛钱十几个。当时人们的衣裳穿的年头长,扣子经常掉落,成为易耗品。日常用品如搪瓷脸盆和口杯等,也都是针对村干部及有在外面吃公家饭的人家。至于文化用品如作业簿、铅笔、橡皮等,一般有念书娃娃的人家都是拿鸡蛋来换。食品如挂面、红糖、白糖等,那都是探亲或看望产妇时才舍得买。

  小时候父母指派我去供销社里买调料的次数较多,那木门都是带弹簧的,用力推开后就会自动关闭,每天下班后都得上木质挡板,供销社的布局基本一样,一拉溜的柜台,中间有个搭板,木头做的,一侧装有合页,可以掀开,售货员进出柜台的时候就走这里。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副食品的味道,柜台里靠近墙角的位置用水泥台子砌成的盐池子,一堆大颗粒粗盐堆放成斜坡样,粗盐8分钱一斤,有台秤摆放在柜台上,两毛五一斤的咸鱼也是一条条码放在池子里。酱油、白酒、醋等都是用大缸散装的,平时盖着木缸盖,有半斤、2两、1两的提桶分别挂在缸架子钩上。

  小时候的我经常闹出笑话:父母给一个玻璃瓶子和一毛二分钱让来打一斤醋顺便买一盒火柴。一路叨念着是来打醋的,可一进来直奔小人书而去,回头竟然打成酱油了,买火柴的二分钱也给买水果糖吃了。一路吃着糖块,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到家以后才知道买错了,又得重新向父母讨要钱折回再去打醋、买火柴……

  供销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五十六十年代,供销社在全国范围开始蓬勃发展,遍地开花,它们直接为农村农民服务,积极供应生产资料,廉价供应基本生活用品;同时大力收购农副产品,供应城市和工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活动有条不紊地发展,但自90年代初起,就经历了严重的经营困难和结构调整,其影响力和存在感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如今,百姓的生活物资也从最初的匮乏到现在的极大丰富,购买方式有路边的便利店、超市、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网上购物等,比当时多得去了,但供销社留在脑子里的那份记忆,还是那样的清晰,亲切,如在昨日,似在眼前……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