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记

2024年04月18日 09:32 来源: 作者: 编辑:钱志勤

  谢章华

  甲辰春日,寒食时节,我们叔侄一行五人,应同宗房兄邀请,自驾驱车前往福建省建宁县客坊乡祖居地水尾村和善宰公祠祭祖。

  祭祖是东方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表达对祖先的追思与感恩。每年举行三次大型的祭祖活动,分别在清明、中元、冬至这三个节日,目的是提倡孝道,缅怀老祖宗,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怀念先祖,让社会风气归于淳厚,祭祖,有助于社会大家庭的安定、和谐。

  “骤雨轮番车夜至,宗亲依次出门迎。乡音有异情真挚,言语不多心实诚。论辈祠堂分长幼,追源家谱认房兄。清明扫墓祖居地,百里闽山夹道行。”(1)清明时节雨纷纷,近来多雨,我们一行下午约一点启程,经芳村上“京台高速”一路南行,在青山绿水间,浙闽大地上,七百里路风雨兼程,终于,在万家灯火的雨夜,赶到第一个目的地——客坊乡里源谢家祠堂。

  此时,邀请人谢文雄已联系好这次主祭地谢氏宗祠负责人谢国雄老村长,并亲自冒雨到村口迎接。俗话说的好,没有百年的亲戚,只有千年宗族,进入宗祠,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老家,没有一点异乡客的不适。大家热情地向我们几位来自浙江常山的同宗兄弟打招呼,虽然我们已远离祖居地近三百年了,虽然我们与始祖先铣公已隔了十几代,但习俗未改,方言未变,乡音依旧,相互交谈沟通不难。我们口味相同,吃的是鲜辣的美味佳肴,喝的是自酿的白酒。本家的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我们直奔水尾村。

  水尾村是今夜的终点站,老支书谢文雄早在等候着,约20分钟,我们在阔别八年后的一个雨夜,再次相逢。雨在不断地下着,简短地寒喧后,他给我们安排好了住宿处,中畲小学红色教育基地宿舍楼,体检了一把学生时代高低床的生活。

  春日的早晨,虽然是雨过天晴,但还是很闷热。文雄兄安排了早餐,此时,我才仔仔细细一睹了祖居地的真容。这时,文雄兄提议,带我们去有着小井冈之誉的水尾村走一走,看一看,还自己当起了导游。

  我们来到了离他家不远的“闽赣游击司令部”旧址,这是典型的闽式农村民居。石头铺成的院子呈半圆型,旧址本来也是村民房屋,墙上、门口张贴着主要事迹介绍,屋内陈列着当年红军使用过的家什与器械,院侧偏房还有村民在居住。文雄兄一边走,一边讲解,就这样我们参观了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红军银行和红军苏维埃政府等旧址,还聆听了一个当年当地中医用冬青树叶(又名女贞子),治好了彭德怀“打摆子”的真实故事。旧址大部分是征用当地民居祖厅或大厅,布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只有红军银行设在福澄公祠,可见老祖宗当年也为红色政权的建立作过贡献。

  转眼已临近中午,回到文雄兄现在的村医诊所,他请来了本家族长谢国舜,我也拿出了从家中带去的谢氏会稽郡宗谱,开始真正地寻根问祖。相隔近三百年了,除高祖父以下,家谱上字辈名也更换了,原来的“道高应民良,仁义为蕃翰”,他这里成了“道高年富辅国,鸿文延光庭……”我们一边喝着文雄兄特制的福建武夷山铁观音功夫茶,一边照着字辈上的字相互参照排起了辈份。真是其情已融,其意已恰,其事堪乐,其心当归。半小时后,早上抛锚在小学门口的车辆,也修好了,于是,由族长组织的各房兄弟叔伯,出发先到龙溪村扫墓。

  从水尾出发,一路向下行驶,公路弯弯曲曲,文雄兄说水尾村海拔700多米。约10几分钟,车停在了山下龙溪村,大家下车过桥,我们在小店买了香烛、鞭炮。这时,我才知道这第一个祭祀的祖宗是唐代的善宰公,这次活动的开场就是到龙溪为善宰公扫墓。善宰公有八子三十六孙之佳誉,茂迁公为善宰公五子汝匡长子,也是我们与水尾的始祖。原来,我祖会稽郡始于三十六世谢衡,衡公官至国祭酒,公元二八六年,即西晋太康七年,因避乱,衡公从汝南迁居会稽之始宁东山,为谢氏南迁之始祖。其公子三:裒 锟 广,裒公子六:奕 据 安 万 石 铁皆为东晋之高官; 故《广韵》载:“谢姓出陈留、会稽二郡望”。谢奕为衡公长孙,谢玄之父; 玄因战功封为康乐公,会稽内史,左将军,谢玄之后子孙为世袭“康乐公”。其子“焕”孙灵运,灵运生子“琫”,孙子超宗,超宗子玑卿、秀、其、必培、偃、冕、梦龙、仲昌。仲昌公隐居南昌,其有三子,三子令淮公是本支家谱中的始祖,子德韻孙贻更、谋贵、善宰。善宰公子汝匡,孙为水尾开基之祖茂迁公。

  话说龙溪扫墓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了里源湾坊村茂迁公墓,他是唐朝银青光禄大夫,生有四个儿子,幹远,文远,章远,瑜远,水尾是老大幹远公房,我们是其四子瑜远公。茂迁公墓坐西向东,后山高大,若翠屏环抱,中间一脉宛延而下,俗称蛇形,墓正落蛇眼侧,两侧小溪在坟前交汇,流入山下闽江支流。墓前高山耸立,层层叠叠,真风水宝地也。难怪,千百年来子孙繁衍数千之众,遍及闽赣浙粤各省和海外。扫墓结束,便匆匆来到今天的祭祖现场“谢氏祠堂”。里源“谢氏祠堂”,为“善宰公祠”,已一千多年历史,历唐、宋、元、明、清至今,祠堂为2018年重修建。祠堂正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敦睦堂”三字。原来谢氏一族,有很多堂号:“敦睦堂”、“宝树堂”、“东山堂”。相传晋朝孝武帝驾临谢安官邸,见其庭园中有大树长得青翠茂盛,便指着大树对谢安言道:“此乃谢家之宝树。”谢氏以“宝树”为堂号,由来在此。另有一说,谢安在教育子侄时说:“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乐其生于庭阶耳。”后谢玄一支族人便以“宝树堂”为堂号;而“东山堂”相传为谢安一脉。载《晋书·奕子立传》和宗谱。

  时已近午,这里早已人声鼎沸,人们欢聚一堂,陆续上前焚香祭拜。文雄兄和水尾族长也向我们介绍了祭祀礼仪和这次祭祀活动的负责人、族中长辈;把我们介绍给大家认识。买来香烛礼花后,在族长的引导下,我们一行走向供奉谢氏列祖列宗的牌位下燃香祭拜,仪式也在震耳的百子长鞭声中达到高潮。

  宴席除主桌外,其他皆以自已房派支系自行组合,我们茂迁公房派自然坐一起,席间大家其乐融融,尊长爱幼,每个房派也作了自我介绍,我知道了这次主祭负责人是茂祥公一族,同为汝匡公之子。他热情地邀请我们浙江常山来的本家同族说几句,大家推荐了我。盛情难却,我上去介绍了我们这次来的目的,我们的始祖,三百年前从这里出发,到浙江常山,历经千山万水,遍尝千辛万苦,在那里生根发芽,并长成苍天大树,今天,我们寻着祖先的足迹,带着长辈同族数百人的寄托回来了,我们的心情是激动的。我们来到了祖居地,没有一点异乡客的违和感,这就是这次寻根问祖文化之旅的最大收获。

  在归程时,水尾族长又向我们推荐了一支更近的房派——瑜远公房。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建宁县黄埠乡,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更近一支族亲——绵原公系子孙,和我们绵和公是亲兄弟。在族兄的盛情款待下,随着大家深入交流,我们又约定了下一个目标,拜访瑜远公始祖开基地——白沙塘。

  注:(1)笔者自创诗作《建宁行》之一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