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常山饺子

2024年01月15日 09:10 来源:今日常山 作者: 编辑:钱志勤

  林志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饺子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食,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熟后沥水捞出。饺子到了南方,多以做菜,连汤上桌下酒配饭都可。在老家常山县,大家更为偏爱的是山粉饺,也以芋艿饺称之,老家白石那带则称番薯粉饺。

  山粉饺不用面粉,它的外皮由芋艿和番薯粉揉搓而成。山粉,其实就是番薯研磨洗晒而成。山粉饺柔软韧滑的口感,对芋艿和山粉其实有着一定要求。芋艿得挑选口感绵柔粉糯的。干净后连壳下锅,煮熟后肉质细腻。这般的芋艿剥去外皮,丢进备好的番薯粉中,边搅边拌。做山粉饺的番薯粉最好选用扦插在沙地的番薯。

  芋艿和番薯粉之间的比例搭配,还真说不准,全在大人们了熟于心的经验里,比例影响着饺子外皮的软硬程度。粉团一定要揉搓用劲,直至粉团光滑细腻。这样的饺子外皮才柔软而筋道。远客来家,主妇说:“真巧,家里包了饺子。”不用问,呆会儿端上桌的必是芋艿饺子。

  小时候我不会包,只管负责剥芋艿皮,一面剥一面往嘴里送。妈妈揉好粉团,开始包山粉饺。她以两手的大拇指与食指互捏粉团,粉团随她手指的翻飞而快速飞转,三两下一张圆薄的饺子皮就成了,豆腐肉馅也早已调好。

  山粉饺,汤煮是其最好的烹饪方法,趁着刚出锅的热乎劲,味道最好。我最爱守在灶边,看滚烫的沸水里,鼓鼓囊囊的饺子们沉沉浮浮。连汤入盘清清爽爽,再放葱花、米醋、生姜粒。大号汤盘端上桌,少不了一番推让,终于每人都舀上数只。曾吃过硕如米粿的山粉饺,皮厚如饼中间尚未熟透,勉强一只下肚。面对主妇再次递来盛着饺子的汤勺,我一面摇头示意一面以手暗力覆碗,生怕落于下风被再来一碗。

  主妇确实热情,包饺子的手艺也委实不精,如我。不过,还真不可小看包山粉饺这一手工技艺,追踪溯源竟可直至明朝。据载,400多年前,番薯从越南引进到广东,因“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且“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等诸多优势,故而很快在福建、浙江等地种植开来。当备冬的番薯经研磨洗晒成粉后,勤劳睿智的先人们又开创了和入芋艿的吃法。从山粉、芋艿这普通两物到味美饺子,期间过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不过结局真的美好,至少历经四百年的大浪淘沙,山粉饺依然深受大家喜爱。

  近年已被列为县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常山芋艿饺子,其附带的文化价值更甚于它带给舌尖上的享受。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过去,年节上桌的一碗饺子,更多的是寓意当年的丰收喜庆。现如今,历史早已成过去,但饺子在人们生活里依然享有着礼节重视。每年的中秋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包山粉饺。煮好了,各家大人们往往先差自家小孩给左右邻居端着送去。慕邻友好的烘托之下,让惯于“圈地运动”的孩子们也一改平日好斗而相互谦让。

  现如今一切追求快节奏,成品速食基本成了主要选择,纵是难得有闲包一回饺子,肯定也是面粉饺子。毕竟山粉饺所需备料会有受限,而比面粉饺更显复杂的程序也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禁想,再过十年二十年,那时的身边还有几人会做这饱含乡愁的山粉饺?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