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江家村

2024年03月27日 09:53 来源:今日常山 作者: 编辑:钱志勤

  ▲青石镇江家村乡贤馆

  梁 兄

  前几天,应老朋友江巨忠之约,我走进了青石镇江家村。

  老支书江巨光正在村办公室值班,我们一番交谈后,了解到该村已经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很想到村中古建筑去看看,老江二话没说就做了向导。

  走过一方池塘,很快就来到江氏“大宗祠”(堂号为“笔花堂”)。门口的广场上人来人往,还有摆摊卖工艺品的。堂屋的粉壁、黛瓦、马头墙在诉说着祠堂悠久的历史。如今祠堂也作为村中的文化礼堂和乡贤馆。走进祠堂中,既有村史简介,也有江家村历届村两委政绩的展示,几十位老人正在祠中侃侃而谈。祠堂中还建有戏台,在“万古流芳”的匾额下,两边柱上还刻有“千秋善恶双眸内,万里悲欢只步中”的对联,让人遐想。老江说,每到重大节庆日,江氏族人都会邀请戏班子到祠堂演出。去年正月里,《栟楮江氏宗谱》重修完工后,在宗祠里连续上演了五天五夜的我国传统大戏。

  在宗祠进门的左侧,镶嵌着一块村民捐资修缮宗祠的石碑名录,足有一百多位。老江说,除了捐款,很多村民还自发前来做义务工,为修缮这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尽心尽力。

  穿过一段柏油路,我们走进了两幢古民居。门口砖雕石柱朴素,屋内牛腿雀替齐整,留守老人慈眉善目,还有古老的风车、独轮车等安放在那里,一派古风悠悠。其中一幢门口有文广旅体局的挂牌,上书“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点·江一村社山巷15号民居”。老江说,村里现存古民居有近二十幢,是获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标志,只是有的古建筑年久失修,被列入C级危旧房,亟待维修。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一片矮山坡上。在这个名为大塘坞的自然村中有座西山寺,寺庙供奉着两尊菩萨,一尊是毛苓公菩萨,一尊是童子菩萨。老江说,他很小就听说过了毛苓公菩萨救人的传说。

  社公山上下来,老江说带我到“杨家蓬荷花塘”看看。路过一片田野,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热闹地开着,真是“蝶舞蜂飞齐欢闹,锦绣人间丽装春”的美景。老江介绍说,江氏祖先江进约于元末明初从衢州石梁迁来此地落户,古名栟楮,至清朝中晚期,江氏人口繁衍成大姓,故改称江家,村也以此命名。随着时代变迁,人口逐渐外移,这里打造成为漂亮的池塘。你看,塘沿绿树成荫,凉亭古色古香,栈道春意浓浓,池水一尘不染。

  回程的时候,我们见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樟树,树旁的蒋姓老人说,按他们《蒋氏家谱》记载,这棵樟树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让人称奇的是,在这棵古樟的根部生长出了一棵特有的珍贵木材——金丝楠木。它们如兄弟,似姐妹,互相尔汝,形迹双忘,大的完全可以把小的遮住,但它们能和睦相处,相互抵挡雨雪冰霜,绳绳继继,繁衍下去。我想,人非草木,更应有情,就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和谐共生。

  我们一路走村窜巷,不经意间又遇见了一处不可移动文物——江家大井。从井旁林水局和文广旅体局的挂牌中得知:该井始建于明初,重修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井口呈圆形,井圈由石头制成,井内水质清澈,长期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水源。在现场,我们看到,一位村民正在取水养龟呢。

  谈起这口古井,老江如数家珍:在我们村民看来这口井是村里的一宝,村里有十几对双胞胎,大家都说是他们父母长期喝这口井水的缘故;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年一百多天没有下雨,周边的井都枯竭了,唯独这口大井水源不断,成了村民的“救命井”。

  如今,当你行走在三千多人的江家村,可见——高楼林立,庭院绿植遍布,民风淳朴友爱,如一首舒缓的田园牧歌。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