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3年增长2.8% 常山何以出现反弹回流?

2024年03月18日 09:28 来源:今日常山 作者: 编辑:钱志勤

  记者 揭雨兴 李玲倩 李欣宁 张曌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衢州市以2023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在抽中的163个样本小区开展了5‰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常山县2023年末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常住人口: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26.7万人,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标准时点2020年11月1日)增加0.73万人,增加人数在全市排名第2。

  ▲常住人口增长率: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全县常住人口增长2.8%,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0.2和1.9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2。

  ▲自然增长状况:2023年全县人口出生率5.1‰,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1.2‰。

  过去几十年,“孔雀东南飞”是人口大迁徙的常态:从中西部流向东部、从小县城涌入大城市。常山地处浙江西大门,是浙江省山区26县,人口流失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之痛,为何近三年常住人口不降反增?现本报为您解开常山的“回流密码”。

  产业强基,托起就业大民生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脊梁,是就业民生的根基。近年来,常山大力实施“八大行动”,以工业提振行动为抓手,聚力“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持续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双招双引”,打造“一只果、一张纸、一方石、一片芯、一滴油”“五个一”产业,助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五链”融合。3年时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1%,全面筑强产业基底,做大就业蓄水池,形成人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突出重点,壮大主导产业。

  9条生产线马力全开,1000余名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促生产,这样忙碌的场景在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很是常见。该企业专注于特种纸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液体食品无菌包装原纸打破国外垄断,生产的物流标签纸占据全国90%以上份额,是常山“一张纸”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今年订单多、生产忙,整个春节期间我们都持续开工,许多外地员工都留常过年,努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公司总经理史君齐说,近年来,随着企业二期项目落地投产,用工需求大幅上升,目前企业20%都是外地员工。

  2023年,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三期建设项目竣工仪式举行,标志着常山正式成为全球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重要制造生产基地。同年,斯凯孚常山圆锥滚子轴承及圆柱滚子轴承制造基地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带动整个区域轴承供应链快速发展。此外,常山柚香谷年产值45亿灌装生产线、浙江艾佳2万吨果蔬深加工生产线、浙江衢州华创新材铜箔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电铜箔材料等一系列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快“五个一”主导产业发展。

  蓄能成势,布局新兴产业。

  衢州航泰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手机零部件研发制造,2023年12月底正式投入生产,仅在短短3个月时间产值已超2600万元,高效运转的“齿轮”也带动了120余人就业。

  云创(常山)产教融合园项目是常山在人才培育体系和产业孵化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引进、培育数字经济及人力资源总部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也是常山打造浙西区域青年人才高地的一个重要平台。

  连日来,云创(常山)产教融合园的招商捷报频传。云创园项目总经理徐胜介绍,云创园主打年轻化业态,春节之后开展招商,已有200多位业主有意入驻,计划4月底开园并投入运营,全年将吸引带动近千名各类人员就业创业。

  创新平台,广纳四方人才。

  让老乡留在老家,让四方人士前来就业,打造好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常山,在拼经济的赛场上找到了引才的赛道。近年来,全县大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持续推进“双招双引”,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也提供了多元就业岗位,推动转移人口愿意来、留得下、能成业。

  2023年,常山与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共建油茶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常山研究院,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衢州学院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成功创建2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靶向引入高精尖人才。此外,常山还动态调整常山技工学校专业结构,与哲丰等企业开设订单班,打通技术型人才就业通道。社保缴纳数据显示,2023年常山新增就业人数4320人,其中市外招引员工2692人。

  城市赋能,宜居怡人更怡心

  城市宜居怡人,方能安居乐业。常山重民生、解民忧,办好一批惠民利民实事,纵深推进城市赋能。2023年民生支出4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为历年最高。

  有机更新,推动能级提升。

  “常山这两年城市建设升级很快,像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公园广场、商超等都很齐全。我们相邻城市的人,交通又方便,周末有时间就会来常山游玩。”来自玉山的李女士在杉杉天地逛街时说。

  近年来,常山围绕“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大力推动城市提能升级。先后完成狮子口、渡口、西门、江滨等12个项目、64万方房屋征收,落地开工五星级酒店、人才社区,改造提升6个公园、100幢老旧小区房屋,高位创成省示范文明县城,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开放、大气、包容的山水公园城市初现雏形。

  民生优享,彰显城市温度。

  一枝一叶总关情,教育医疗先感知。来自四川的龚政军,现就读于常山二都桥小学,其父母在新都工业园区的心诺工贸有限公司就业。在这所学校,有150名学生和龚政军一样,均是县外来常务工人员的子女。近年来,常山教育跨越提升,教育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龚政军父亲感觉在常山就业更有奔头了。而这,只是常山教育综合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自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常山朝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不断优化教育布局,提升教育环境。近三年投入28.5亿元,新(改)建学校83所,建成城南小学、西门幼儿园等4所学校,创成5所省现代化学校,入选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办学试点,中考成绩六年连升,高考特控线连续四年突破300人,连续两年实现“清北梦”,一乡镇一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获省级评估高分通过,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常山迈出让群众能就上医、就好医的坚实步伐。2021年来,常山投入26.1亿元,建成县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县中医医院住院大楼、县妇保院、县疾控中心,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县。其中,县中医医院、县妇保院成功创建二甲;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甲综合医院现场复评,推动“三乙”创建。全县15家乡镇卫生院均达到省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家达到推荐标准,提供住院服务比例达100%。与浙一医院、新华医院深度合作,县域就诊率从83.62%提升到90.22%,群众家门口“好就医”“就好医”成为现实。

  文化赋能,激发城市活力。

  感受宋韵文化,体验非遗技艺,品尝特色小吃……龙年春节期间,北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宋韵雅集成为回家过年的“天下常山人”流连忘返的新打卡地。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是常山记忆的物质留存,是人民群众的乡愁物证。街区的改造提升,既展示了常山宋韵,也切合常山打造“宋诗之河”的文化品牌。

  近年来,常山加快建设“宋诗之河”文化带,深度挖掘“宋诗之河”文化品牌,打造“宋诗之河”文化景观带,在全市率先创成“中华诗词之县”。建成常山江宋诗文化长廊、“宋韵芳村·油茶原乡”未来乡村,推出“宋诗之河”体验旅游线路,加快“宋韵文创”品牌体系建设,推动宋韵文化具象化、实景化。

  往日吸引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赋诗畅怀的常山江,如今摇身成为全国龙舟赛事的举行之地,“宋诗之河”已然激发出了新活力。近年来,常山在品牌体育赛事领域创新实践,先后举办了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国皮划艇巡回赛、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一批重大赛事,吸引了全国的关注,通过以赛兴城,进一步打响常山知名度、美誉度,让常山更具留人魅力。

  乡村振兴,“两山”换得真金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常山探索出一系列共富途径,实现了农业变工业、农村变景区、农民变“股东”。

  工业理念,激起农业“一池春水”。

  “以前我都在杭州工作,去年听说常山柚香谷公司招人,马上就过来应聘了。现在,像我这样从外地回常山就业的人有很多,单是我们公司每年就占到8%左右。”紫港街道富足山村村民占丽娟说,如今她已是浙江柚香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事经理。

  据统计,2023年,常山新增就业人数中,超三成为本县回流人员,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县域农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常山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打法,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走出一条双柚产业“全要素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融合发展之路,双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5亿元,全县拥有年产值5亿元以上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2家,规上企业5家,深加工企业21家,带动约十万从业人员增收致富。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诗与远方”。

  走出大山,是几代人的努力;回到家乡,是年轻人的选择。“呆村里”团队负责人余家富,是最早回常山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年轻人之一。2023年,他和团队在辉埠镇路里坑村打造了“羊棚咖啡馆”、乡村艺术馆、“大熊饱店”、路里坑营地等10余个项目,共同组成“三衢道中”农文旅共富综合体,带动辉埠镇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这两年,常山乡村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看到这片土地的潜力,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常山振兴乡村。”余家富越来越感到,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不再孤单,以乡村为舞台的创业者不断加入进来。目前“呆村里”团队有20位成员,都是乡村振兴志同道合的返乡青年。

  无独有偶。新昌乡郭塘村用月季花撬动村集体经济的杠杆,吸引近百位村民回村就业;举办了三年常山UU音乐节的金川街道徐村村,凭借火热的民宿、餐饮经济召回众多村民,真正让乡村之美“引人”入胜,绘就出乡村的“诗和远方”。

  “两山”转化,助力农民“绿富共赢 ”。

  “以前遇到资金不足就只能作罢,现在把闲置的山林资源作为‘资本’,通过‘两山合作社’换成‘资金’,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常山青石镇飞碓村共富果园负责人江桔方感慨说。

  依托“两山合作社”金融属性,近年来,飞碓村实现果园投资改造提升、果品兜底收购、胡柚鲜果品牌营销,走出一条多方共赢的产业绿色富民之路。在打造“共富果园”这条奔富路上,常山还涌现出郭塘月季园、新昌丝瓜络、田蓬西瓜等一大批标杆性“共富果园”。

  “庭院一棵树项目”带动全县1280户低收入农户增收,“共富庭院”让村民家门口的资源变财源,近年来,常山以“两山合作社”为“桥”,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展现了“村村奔共富、处处皆是景、人人有收入”的美好共富图景。2023年,常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

  作为浙江西部小县城,常山在东部沿海城市的虹吸效应下,人口仍能逆势回流,无疑释放了县域经济崛起的积极信号。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驱动下,常山抢抓浙江示范先行的时代机遇,坚定不移打造“重要窗口”的浙西第一门户,必将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出更绚丽华章。

  常山的未来值得期待。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