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塘:以“家文化”治村赋能山区县共同富裕

2021年12月09日 09:41 来源:今日常山 作者: 编辑:钱志勤

▲茭白大丰收

  ▲达塘石林桃园

  ▲陈重良与村民商讨村内事

  ▲陈重良在高粱地

  申山乡宿民宿一景

  记者 徐露霞

  近日,在2021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活动中,我县新昌乡达塘村党支部书记陈重良成功入选20位“金牛奖”提名候选人之一。新昌乡达塘村,周边群山环抱,原本是一个当地人都鲜少前往的穷山沟。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大地,达塘村也从“沉睡”中苏醒,陈重良通过“早上好”精神、“家文化”治村理念,把“家”的概念延伸,村干部当“家长”,村民是“家人”,探索形成村务大家议、村事大家干、村风大家树、村福大家享为主要内容的“家文化”治村新模式。短短四年时间,达塘村从一个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幸福宜居、人人追梦的“明星村”。

  村务大家议 难事烦事敞开说

  这几天,达塘村正计划从申山乡宿修建一条长约4公里的林区公路通往石林桃园。公路穿山而过,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游客游玩的体验感和便利度。修路固然是好事,但对部分村民来讲却要损失自家林地,不少村民在心里犯起了嘀咕。

  秉承着“村里的事村民做主”的理念,村党支部书记陈重良便召集村民开起了“圆桌会”。大家在环境优美的民宿中促膝而坐,陈重良一边详细解释了修路的重要性及带来的利好,一边耐心细致地询问大家对修路的意见和建议,气氛由原来的紧张逐渐变得舒缓。

  “听完解释后,我觉得修路真是个好事,对我们村发展好旅游很有帮助呀。”村民余冬莲说,自己以后也可以骑车上山摘茶籽,确实方便。

  “我也觉得不错,相当于免费给我们修路呀,我支持。”村民刘火良附和说。

  在陈重良的耐心解释下,村民从原来的不理解转变为支持,最终完成了该条道路的征收工作。

  除了圆桌会,达塘村还会利用“三老说事堂”、乡贤议事会、村民头脑风暴角等载体,推行村务公开,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引导村民在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社会治理等方面共商共议、献计献策。

  村事大家干

  齐心协力促发展

  眼下正是茭白丰收的时节,200余亩的山垄田里,一人多高、翠绿的茭白“织”就了一片绿色的“青纱帐”,50余名村民正在田间采收茭白。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本闲置在家的老年人成了茭白采摘的中坚力量。

  “干一天,就有130块工资,收益很不错嘞。”村民吴水根骄傲地向记者介绍,自己今年已经68岁了,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赚到钱。

  事实上,在茭白种植之前,这200余亩的土地大量抛荒,无人问津,村民们也不知道在家门口如何增收。为此,达塘村以“老百姓关心的事都是大事”的“大家庭”理念,把原本高低起伏、大小不一的田丘整理成方正的田块,并配套了田间道路和灌排渠系后,引进了高山冷水茭白。

  “每亩茭白可产4000斤左右,按订单收购价格每斤3块钱计算,每亩茭白能创造1万多元的收入。”达塘村党支部书记陈重良说,茭白每年收割期长,收益稳定。

  如今,达塘村不仅种植茭白、买卖茭白,还建立了茭白种苗培育基地、制作茭白辣椒酱伴手礼等,延长了茭白产业链,让村民在家门口人人有事干、家家有收入。

  村风大家树

  美丽家园共守护

  村规民约是村级管理的重要载体。在村庄治理中,达塘村坚持“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的治村理念,注重将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与村实际相结合,修订以“村为家、和至上、勤劳作、共致富”为主要精神内涵的村规民约。

  但是修订之初,村民们并不在意,以为是村干部的“作秀”。2019年,常山县在全县启动农房风貌整治,陈重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不顾老父亲反对,毅然决然地拆除了自家附房。因为这件事,老父亲和他闹了好多天,甚至扬言再不认他这个儿子了,用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获得了老父亲的理解与支持,也让村民们明白按“规矩”办事的重要性。

  在“家文化”熏陶下,达塘村村风、民风焕然一新,生活和谐安宁。达塘村还把全村划分为“三格六区”,以“三联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网格员、治保调解员等队伍作用,将矛盾纠纷压实在网格内,实现“属地管理、就地解决”。针对邻里纠纷“老大难”问题,达塘村牵头推出了“家事评理堂”,群众担任“公证员”,两委担任“裁判员”,矛盾双方打开天窗说亮话,有理无理大家评,让村庄实现了矛盾纠纷“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村福大家享

  幸福生活万年长

  冬日的午后,达塘村暖阳高照。在达塘村的民情公园里,阿姨们相聚在一起,悠闲地晒着太阳唠着家常。

  “陈书记,你来啦!来坐坐!”村民刘玉英见到陈重良走来,笑着和他打招呼。随着达塘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们对村干部的态度也越来越热情。

  达塘村位于常山县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小村,发展基础薄弱。过去,连一条能通汽车的主路都没有,一直困扰着村民。

  近年来,达塘村围绕“幸福路上一个也不少”目标,从拓宽马路开始,到建设小公园、开辟停车场、打造老年活动室,一件件民生实事办下来,渐渐暖化了村民的心。

  最开始,这些事都不好做,面对“怎么发展、发展什么”等问题,村里开干部会议总是有人瞎起哄,有人泼冷水。“认定了目标,我就是咬着牙也要坚持下来,自己垫资也要干。”陈重良说,自己就一个目标,让达塘村村民也能共享好日子。

  为此,达塘村又通过集资400余万元,建成猴山景区、泉水鱼池、银杏大道、3A旅游公厕等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除此之外,达塘村还成立了“早上好”共同富裕促进会,发动全村乡贤能人参与进来,帮助困难群众,支持青年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眼下,达塘村已经投资200余万元建设高粱酒加工厂。记者看到,达塘村一处老房屋已经腾退,等土地平整后,这里将成为村民又一增收致富的好抓手。

  “原先我们村是新昌有名的‘落后村’‘空壳村’,现如今,经过全村人的努力,村年收入达到100余万元。”陈重良告诉记者,接下来,将坚持一、二、三产同步发展,给达塘村这个‘大家庭’的集体经济再添一笔收入。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