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共富路”①丨小石头蜕变“聚宝盆”!砚瓦山村演绎新“石头记”

2022年05月23日 08:37 来源: 作者: 编辑:

 2022年是浙江省委确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常山作为山区26县之一,在“一县一策”山区共富机制推动中,打造出一批有亮点、有特色、有贡献的“共同富裕典型村”:从一块石头发家到一朵月季致富,从“共富果园”建设到美丽乡村打造……一次次华丽的蜕变,见证了他们在“共富路”上的心血与汗水。

即日起,发布推出《我们村的“共富路”》系列报道,通过记者一线蹲点,探索“致富密码”。首站,走进青石镇砚瓦山村。



图片

青石镇砚瓦山村,最早因产砚瓦石而得名,石资源丰富,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采石历史。从一个靠山吃山,村民挖石头、卖石头的小村庄,到如今集景观、设计、施工、研学、旅游等多位一体的石产业强村,令人艳羡的背后是村集体和村民的同心同力。这一年,砚瓦山村以石问路、以石开路、以石引路,在做强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村集体力量,演绎出新版“石头记”。

图片

“这是一个客户家里的庭院景观设计图,是上个星期接到的工程,准备最近这两天施工……”眼前正在设计图纸的村民是浙江砚瓦山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项目负责人汪新建。

图片

“我是1997年开始从事景观石生意的,那个时候村里很多人在做,我也就做了。”汪新建说,以前他一直通过买卖石头“讨生活”,每天忙忙碌碌,还要和同村人竞争,一年下来收入却只有七八万块钱,尽管也想承接一些市政园林工程,但无技术、无人员、无资质的他,只能望“程”莫及。


图片
图片

随着村里景观石销售不断红火,村集体逐渐意识到光靠粗放式的买卖石头,只会变成“靠山吃山、坐吃山空”,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于是,村集体以村民占股39%、村集体占股61%的形式成立了浙江砚瓦山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转换到卖设计、卖风景的“跑道”。2021年至今,该公司承接了6、7个工程,如常山赵家坪路口景观、常山东高速出口景观等项目,收入约有六七百万元。

图片

点石成金,盆景亦是风景。“以前自己到山上挖树桩、石头卖,虽然也有‘小赚’,但终归是靠‘山’吃饭。”在自家盆景组成的庭院里村民徐舍发一边修剪树枝一边感慨“这一年变化很大。不少福建、江西等地的经销商都来我家买盆景,忙的时候我们要雇佣10个村民一起做,一年下来大概能有20万元收入”据了解,去年开始,砚瓦山村就通过抖音直播等形式,线上推广石头盆景,让更多人认识村子的“石特产”,久而久之,线上的“游客”转成线下的顾客,推动了整个村的盆景销售。

图片

文化带动旅游,旅游带动“共富”,这一点,在萱蘇汐谷民宿工作的姚三省最有发言权:“我以前在家种地,起早贪黑一年收入大概就1万块钱。现在帮着村里的民宿种菜喂鸡、打扫庭院,一个月有两千元工资,人轻松了,钱也够花了。”


图片
图片

原来,村民徐松华想通过本村的好山好水,吸引更多的游人、商户前来游玩、买石头,便与人合伙创办了萱蘇汐谷民宿。2021年民宿落成,不仅雇佣当地村民工作,还通过抖音等线上平台帮助村民卖出2万斤胡柚,解决胡柚销路的同时也打开了民宿的热度。

图片

民富方能村强,村强推动民富。截至2021 年,砚瓦山村的石产业已经达到新高度,全村石产业年交易额近 2 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大关。今年,全村石产业年交易额更有望达到3亿元。

“现在整个村有160多户经营户,85%以上村民都从事石产业,基本上大家都已经靠石头发家致富了。下一步,我们将朝村强民富这个目标进一步地发展。村强了,民就会更富。”砚瓦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卫国说。


记者手记

一块石头撬动一方产业,一块石头富裕一方百姓砚瓦山村因买石卖石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却未满足于简单粗放的经营模式,而是当机立断、创新思路,从碎石小径拓至康庄大道。这需要突破自我的勇气,更需要渊图远算的卓识。“共富”不是偶然降临的幸运路,而是谋干闯拼的奋斗路。在村集体与村民的同心同力下,砚瓦山的路子将越走越广、愈行愈富。

图片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20004708号-7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